湖北省殘疾考生參加普通高考申請合理便利須知
http://www.ehavn.com  2025年2月14日  來源:湖北省教育考試院

  為保障殘疾考生平等參加普通高考的合法權益,根據(jù)《教育部 中國殘聯(lián)關于印發(fā)〈殘疾人參加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管理規(guī)定〉的通知》(教學〔2017〕4號)精神,現(xiàn)就我省殘疾考生參加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含普通高中學業(yè)水平選擇性考試,以下簡稱普通高考)有關事項告知如下。

  一、申請對象

  已報名參加當年高考,且持有第二代及以上殘疾人證(殘疾人證須在有效期內)考生,可依照規(guī)定程序與要求申請考試合理便利。

  二、合理便利形式

 。ㄒ唬┨峁┈F(xiàn)行考試的盲文紙質試卷。

 。ǘ槁犃埣部忌獬庹Z聽力考試。

 。ㄈ﹥(yōu)先進入考點、考場。

 。ㄋ模┛键c、考場配備專門的工作人員(如引導輔助人員等)予以協(xié)助。

  (五)允許行動不便的殘疾考生使用輪椅、拐杖,有特殊需要的殘疾考生可以自帶特殊桌椅參加考試。

  (六)允許視力殘疾考生攜帶答題所需的盲文筆、盲文手寫板、盲文作圖工具、橡膠墊、無存儲功能的盲文打字機、臺燈、光學放大鏡、盲杖等輔助器具或設備。

  (七)允許聽力殘疾考生攜帶助聽器、人工耳蝸等助聽輔聽設備。

  (八)適當延長考試時間:使用盲文紙質試卷的視力殘疾考生的考試時間,在該科目規(guī)定考試總時長的基礎上延長50%;使用普通試卷的視力殘疾考生、因腦癱或其他疾病引起的上肢無法正常書寫或無上肢考生等書寫特別困難考生的考試時間,在該科目規(guī)定考試總時長的基礎上延長30%。

 。ň牛┢渌匾夷軌蛱峁┑暮侠肀憷。

  三、申請程序

  (一)申請考生應在當年高考體檢結束后,于4月10日前向報考點所在地縣(市、區(qū))教育考試機構提出正式書面申請,逾期不再受理。申請考生應填寫《殘疾人報考湖北省2025年普通高考合理便利申請表》(以下簡稱《申請表》),并提供本人的第二代及以上《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和第二代居民身份證件原件、高考體檢表、個人申請書、近3個月內三甲醫(yī)院診斷證明等。

 。ǘ┛h(市、區(qū))教育考試機構負責受理并審核殘疾考生申請,組織考生所在學校有關人員(社會考生為實際居住地社區(qū)有關人員)、當?shù)貧埪?lián)、衛(wèi)生等相關部門專業(yè)人員組成的專家組,對殘疾考生身份及殘疾情況進行現(xiàn)場確認,結合殘疾考生的殘疾程度、提出的合理便利申請以及考試組織條件等因素進行綜合評估,并形成書面評估報告。市(州)教育考試機構負責對縣(市、區(qū))教育考試機構提交的評估報告進行審核并簽署明確意見。

 。ㄈ┦〗逃荚囋簩⒏鶕(jù)市、縣兩級教育考試機構的評估意見,形成《湖北省2025年高考殘疾考生申請合理便利結果告知書》(以下簡稱《告知書》),在規(guī)定時限內將《告知書》送達殘疾考生,由殘疾考生或其法定監(jiān)護人確認、簽收。《告知書》內容包含殘疾考生申請基本情況、教育考試機構同意的合理便利措施的詳細內容以及決定的理由與依據(jù)、救濟途徑等。

  四、注意事項

 。ㄒ唬渡暾埍怼返扔嘘P材料須經縣(市、區(qū))教育考試機構審核并加蓋公章。4月30日前各市(州)教育考試機構逐條審核并上傳審核意見,未提交審核意見的將作為審核不通過,不予受理。每個殘疾考生應上交材料包括:身份證、戶口本、申請人第二代及以上《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殘疾人證需附網上核驗結果,核驗地址:https://www.cdpf.org.cn/searchUser.html)、申請表、高考體檢表、三甲醫(yī)院診斷證明以及其他合理便利的書面?zhèn)人申請、評估報告(縣、市兩級考試機構須附明確評估意見)。

  (二)所有申請合理便利的殘疾考生信息須在所在中學公示5個工作日,社會考生需由報考點所在地縣(市、區(qū))教育考試機構進行公示。經公示無異議的考生方可享受相應合理便利。

 。ㄈ┓下犃γ饪紬l件的聽力殘疾考生,經申請批準后可免考外語聽力。外語聽力免考的殘疾考生,聽力考試部分作答無效。其外語科目成績,按“外語科目筆試成績×外語科目總分值/外語科目筆試部分總分值”計算。

  附件:殘疾人報考2025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申請表(點擊下載)

                           湖北省教育考試院

                            2025年2月14日
 關于湖北高考更多的相關文章請點擊查看 

特別說明: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華禹教育網(www.ehavn.com)所提供的信息為非商業(yè)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僅供參考,相關信息敬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