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學120周年校慶公告(第一號)
http://www.ehavn.com  2025年4月18日  來源:西南大學


 
  縉云蒼翠,嘉陵碧波。高山流水,草木知音。2026年4月18日,西南大學將迎來120周年華誕。春風有信,山海傳情,特廣布九州,訊達寰宇,共赴天生之約。

  發(fā)軔川東,篳路藍縷。教澤春風,固本強農。學校肇始于1906年開重慶新學先河的官立川東師范學堂,幾經更名遷徙而不墜青云之志。1933年發(fā)展為四川鄉(xiāng)村建設學院,“置民眾教育于第一位,復興中華民族之大任”。1936年更名為四川省立教育學院。1950年,以四川省立教育學院為根基,教育類系科與1940年于抗戰(zhàn)四壩之江津白沙創(chuàng)建的國立女子師范學院合并,農科三系與1946年創(chuàng)辦的私立相輝學院等合并,分別建立西南師范學院、西南農學院。兩校同居縉云山麓、嘉陵江畔,高舉教師教育與農業(yè)教育兩面旗幟,為國家教育與農業(yè)發(fā)展作出卓越貢獻。1985年,兩校分別更名為西南師范大學、西南農業(yè)大學。2000年,重慶市輕工業(yè)職工大學并入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西南農業(yè)大學、四川畜牧獸醫(yī)學院、中國農業(yè)科學院柑桔研究所合并組建為新的西南農業(yè)大學。2005年7月,順應中國高等教育改革潮流,兩校合并組建西南大學,翻開新的校史冊頁。

  杏壇育人,勸課農桑。玉蘭花開,樟林競秀。辦學近120年間,學校積淀了深厚的歷史底蘊、文化情懷與精神風骨。國學大師、中國比較文學先驅吳宓,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土壤學開拓者侯光炯等名師大家在這里精心教書、誠心育人,培養(yǎng)了一代代以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為己任的時代英才,以“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為代表的百余萬校友從這里走向五湖四海,成為民族復興偉業(yè)的建設者和各行各業(yè)的中堅力量。

  含弘光大,繼往開來。特立西南,學行天下。今天的西南大學,傳承百年優(yōu)良辦學傳統(tǒng),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深度服務國家重大戰(zhàn)略需求,全面提升人才自主培養(yǎng)質量,加快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不斷拓展教育對外開放和文明互鑒,傾情助力脫貧攻堅和鄉(xiāng)村全面振興,服務長江經濟帶和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唱響成渝“雙城記”,加快建設特色鮮明的世界一流大學,奮力譜寫教育強國建設的西大篇章,各項事業(yè)長足發(fā)展,成就卓然。

  弦歌不輟,學脈綿延。強國征程,再續(xù)華章。慶祝辦學120周年必將成為學校發(fā)展史上又一個重要的里程碑。熱切期盼海內外校友和各界賢達蒞臨美麗的西南大學,共襄盛會,見證榮光,共謀發(fā)展,同譜新篇。

  百廿青春,征程再啟。巴山夜雨,歸期有定。

  特此公告,敬祈周詳。

                                                                   西南大學
                                                                2025年4月18日
 關于西南大學更多的相關文章請點擊查看 

特別說明: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華禹教育網(www.ehavn.com)所提供的信息為非商業(yè)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僅供參考,相關信息敬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